大連:構建金融與經濟高質量協同發展新布局
9月11日,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大連監管局召開新聞通氣會。今年以來,大連金融監管局圍繞支持大連“六個建設”、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制定配套政策,強化監管引領,引導轄區銀行保險機構積極調結構、練內功、強服務,多維度加大金融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持力度。
大連金融監管局副局長任明東表示,大連金融業錨定“六個建設”,構建金融與經濟高質量協同發展新布局。
具體來看,一是強化重點項目金融支持,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筑牢資金保障網。優化重點項目融資對接、監測、輔導、督辦“四項工作機制”,推動“金融輔導員”銀行數量擴充55%,抽調188名專業人才組建團隊,強化全方位、貼身式上門金融服務,截至7月末,為莊河核電一期項目、長海大橋等94個項目提供授信支持624.7億元,項目對接率100%。指導大連市銀行業協會制定銀團貸款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,組織召開重大項目座談會和銀團貸款工作推進會,強化銀團項目精準對接和工作全程督導。上半年,全轄新簽約銀團項目金額227.6億元,同比增長636%。引導保險機構優化保險服務,充分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,工程保險為700多個建設項目提供風險保障414.57億元,同比增長19.61%。持續推進“險資入連”工作,引導保險資金積極參與地方債券融資,加強對在連上市公司股票投資,年內新增保險資金投資超10億元。
二是科技金融提速增效,繪就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新圖景。部署開展科技金融服務能力“再升級”行動,聯合印發《遼寧省加快推進科技金融創新有力支撐科技強省建設的若干措施》,配合大連高新區3000萬元科技型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落地。
三是聚焦民生所需所盼,深耕萬家燈火暖心服務。堅持“金融為民”“金融惠民”,出臺金融促消費專項指導意見,指導行業協會發布優化金融服務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倡議,推動上線遼寧首筆“國補貸”,組織開展促消費“揭榜掛帥”活動,引導行業打造促消費金融服務“樣板”。完善普惠保險產品體系,推出“濱家保”家庭財產綜合保障項目,創新“食安保”產品,助力拉動內需。聯合出臺《2025年度大連市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指南》,落地大豆完全成本保險補貼政策,新增溫室大棚作物低溫指數保險、大櫻桃氣象指數保險等5款農險創新產品,為13.15萬家農業企業和農戶提供風險保障77.3億元。
四是藍色金融精準賦能,助力現代海洋城市樣板加速成型。指導機構通過差異化授信承保策略、金融工具創新、服務下沉,做優藍色金融,全力支持大連“向海圖強”。推動保險總部在連區域性航運中心發揮作用,深化航運金融領域產品創新,積極發展船舶險、貨運險等海運保險,船舶制造貸款、船舶保險保費分別同比增長30.39%、8.99%,積極助力東北亞航運中心建設。與農業農村、海洋漁業部門溝通協作,明確信貸支持海域治理、抵質押模式創新、海水養殖上下游產業以及創新海水養殖保險產品等工作重點,推動落地全國首筆海洋碳匯收益權質押貸款,創新網箱養殖海參浪高氣象指數保險、海水浮筏養殖浪高氣象指數保險、水產制種保險等多款產品。上半年,風力指數、水溫指數、浮筏浪高、網箱浪高等海水養殖保險提供風險保障47.77億元,賠款支出1.14億元。目前銀行機構為國家級海洋牧場提供貸款余額14.84億元,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余額68.65億元。
五是支持穩外貿暢通循環,護航外貿企業乘風破浪。助力完善大連市穩外貿工作協調機制,在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項下單列外貿板塊,指導銀行保險機構組建“一把手”任組長的支持外貿高質量發展工作小組,聯合出臺《大連市關于穩外貿的若干舉措》,制定支持外貿穩定增長專項工作方案。
六是養老金融創新突破,驅動宜居宜業服務體系提質升級。深入開展促進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,建立養老金融數據監測分析機制,加強業務跟蹤評估,聯合相關部門連續兩年評選養老金融重點項目,完善多層次養老金融服務體系,創建具有影響力的養老金融品牌,推動泰康養老社區等養老金融重點項目加快建設,推動中國人壽、新華人壽“城心養老”項目加快選址進度,做優適老金融服務,形成示范效應。截至7月末,全市養老產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11.54%,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數累計超142萬戶。